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什么意思?春分为什么白天黑夜一样长解析
中国的二十四节气,由古代农民们的生活经验和每月的气候变化等规律总结而成。春分开始之后,人们可能会感受到气候上开始逐渐回暖,昼夜时长好像是一样的。那么为什么春分昼夜等长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什么意思,春分为什么白天黑夜一样长解析,一起来看看吧!
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什么意思
春分,古时又称为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。《明史·历一》说“分者,黄赤相交之点,太阳行至此,乃昼夜平分。”春分之日,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,几乎全球昼夜等长,都是12小时。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,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,平分了春季。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,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,正好平分了春季,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,春分将其一分为二,因此而得名春分。
春分为什么白天黑夜一样长解析
因为在春分的时候,太阳的直射点直接在黄经0°。这一天,太阳刚好直射赤道,此时,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,与地球的经圈重合,将所有纬线平分为两部分,一半位于昼半球,另一半位于夜半球,所以这一天全球昼夜几乎相等。
但是白天黑夜等长只是理论上的定论,从实际上考虑,春分时节,白天和黑夜等长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事情,一般都是白天会要比夜晚的时间长一些,这是因为折射现象,在地球的周围围绕着大气,接近地面的比较浓厚,越往上越稀薄,当阳光从密度较小的环境穿入密度较大的环境时,就会发生折射现象,因此白天黑夜的长短就会受到影响了。
春分过后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
春分当天昼夜是平分的,但春分之后天便黑的越来越晚,变成了昼长夜短。其主要原因是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以北,因此北半球是昼长夜短的状态,并且白天的时间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变得越来越长,甚至在北极圈内还会出现为数不多的极昼现象,但极昼维持的天数并不多,最长情况下可达半年左右。此外,由于对称性,所以南半球的情况则是相反的。
以上是关于春分为什么白天黑夜一样长解析的分享内容,希望有助于增进大家对春分节气及其昼夜长短变化的了解。